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近日,从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利基金”)离职一个月的前总经理高贵鑫,已正式出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弘基金”)总经理助理,分管券商及创新业务发展部、养老金投资部,兼任养老金投资部总经理。
这位拥有25年金融从业经验的行业老将,曾在华夏基金、大成基金等头部机构任职,其职业动向引发市场关注
高贵鑫于 2022年12月加入泰达宏利基金(后更名为宏利基金),担任公司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兼财务负责人;2024年8月,外资股东方代表丁闻聪接任总经理职务后,高贵鑫转任宏利基金首席信息官,逐步退出核心管理层。
另一方面,2024年以来宏利基金研究团队也持续动荡,原研究部总监张勋、原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刘欣、权益“台柱子”王鹏已先后离场,4月11日,15年权益老将庄腾飞又“清仓式卸任”。
面对高管变动频繁、核心人才持续流失的情况,宏利基金下一步棋会怎么走?
1
高贵鑫转投天弘基金,
宏利基金六年四任总经理
3月7日,高贵鑫因个人原因从宏利基金离职;4月15日,已正式入职天弘基金,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职务,分管券商及创新业务发展部、养老金投资部,兼任养老金投资部总经理。
图源:罐头图库
天弘基金近年来吸引了不少资深人才,如2024年3月,行业老将、浙商基金前总经理聂出任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分管主动权益业务;2024年11月,蚂蚁集团副总裁黄辰立出任天弘基金董事长等。
而拥有宏利基金任职与管理经验的高贵鑫加盟天弘基金,或将在养老基金产品投研方面为其提供助力。
2023年底,宏利基金在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实际控制人宏利金融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宏利基金将围绕“全球资产配置”“养老金融”等主题持续布局中国市场。
宏利基金的股东之一宏利投资也是全球领先的养老金专业服务机构,拥有强大的养老金管理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养老金咨询服务和多样化的养老金产品。
此外,作为行业内首批FOF、首批养老FOF的基金管理人之一,宏利基金自公募行业FOF产品筹备起至今,已深耕资产配置领域8年之久。Wind数据显示,宏利基金旗下有5只FOF基金,规模5.2亿元,其中四只涉及养老型基金。
其中宏利泰和稳健养老在173只同类产品中排名68位;宏利泰和养老在57只同类产品中排名26位;宏利养老目标2025一年持有、宏利养老目标2030一年持有在113只同类产品中分别排名87位、58位。
图源:罐头图库
而从宏利基金的角度看,公司管理层变动较为频繁,六年多来已有四任正式总经理。
具体来看,2019年8月,担任宏利基金总经理四年的刘建离职,由时任副总经理的傅国庆代任总经理;2020年5月,傅国庆正式担任总经理。
2022年3月,傅国庆担任宏利基金董事长,代任总经理;同年10月,汪兰英担任常务副总经理并代任总经理;紧接着12月高贵鑫正式出任公司总经理;2024年8月12日,宏利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丁闻聪担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
宏利基金方面表示,丁闻聪出任总经理,体现了宏利金融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以及对高管团队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发展需求。
2
庄腾飞“清仓式”卸任,
继任者能否扛起大旗?
管理层变动频繁之外,宏利基金权益团队也发生“动荡”。
4月11日,宏利基金连发五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庄腾飞、刘晓晨等多名投研人员。其中,15年老将庄腾飞退出在管的全部产品——包括宏利市值优选、宏利周期、宏利成长,并已在基金业协会完成注销手续。
针对庄腾飞的离任原因,宏利基金公告中显示为“工作安排”,但未披露具体去向,也没有宣布调任公司其他职务。
庄腾飞为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10年7月加入宏利基金,历任于研究部,负责宏观经济、策略研究及金融、地产行业研究,曾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师等职务,是一名具有近15年证券从业经验的老将。
在宏利基金的职业生涯中,庄腾飞先后管理过12只基金产品,以稳健的投资风格著称,代表产品泰达宏利创金混合基金曾创造35.78%的年化收益,远超同类平均水平
图源:罐头图库
根据基金2024年年报,庄腾飞此次卸任的3只基金,宏利市值优选营收1.88亿元,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超4倍;宏利周期混合营收5443.92万元,净利润4273.7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宏利成长实现收益1.74亿元,利润3.9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Wind数据显示,庄腾飞自2019年起管理宏利市值优选,任职回报达41.16%,但近1年业绩下跌2.53%;自2024年1月起开始管理宏利周期,任职回报为0.94%,近1年下跌近10%;自2025年1月底上任管理宏利成长,任职回报为-23.17%
图源:Wind数据
针对庄腾飞管理宏利成长时间不足3个月即离场的情况,海南纵帆私募基金经理王兆江分析指出,“庄腾飞的投资擅长领域是红利和周期,而科技股的强势崛起,造成了市场对红利和周期股的冷落。庄腾飞或许是观察到这一点,所以在宏利成长上加大科技股配置,但一月下旬之后科技股进入了分化期,近期又遭遇了关税冲击,导致基金净值大幅回撤。基金管理风格和时机的错配,可能让庄腾飞认为现在市场可控力较弱,预期悲观,从而选择了清仓。
庄腾飞卸任后,宏利市值优选和宏利周期由基金经理刘晓晨接手,孙硕则接任宏利成长的基金经理。
刘晓晨具备20年证券从业经验,11年证券投资管理经验,但2023年7月19日才加入宏利基金,曾任产品部顾问。包括此次接手的宏利市值优选和宏利周期,刘晓晨在管产品共5只,在管规模21.24亿元。
在管产品中,宏利新起点表现较好,刘晓晨自2024年2月开始管理,任职回报13.98%,年化回报11.69%,回报排名868/2265。
孙硕2017年7月任职于宏利基金,先后担任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具备8年基金从业经验,目前共管理4只基金产品,管理规模34.02亿元。
在接手宏利成长的同时,孙硕卸任宏利新能源管理职务,该产品自2024年1月开始管理,任职回报-9.54%,年化回报-7.6%,回报排名725/917。2024年,该产品营收-2542.7万元,净亏损3152.55万元,较2023年亏损扩大680万元。
图源:宏利新能源2024年年报
而孙硕管理时间最长的宏利绩优增长表现也不佳,任职回报-6.53%,年化回报-2.11%,回报排名688/2011。不过,2024年,该产品营收4118万元,净利润345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继任者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业绩压力,其次是投资风格的衔接问题,不同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和风格各异,刘晓晨、孙硕需在短时间内理解并适应原基金的投资框架,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路,这并非易事。
3
年内3位核心人才离职,
权益基金业绩“冰火两重天”
庄腾飞的“清仓式离任”并非孤例,2025年1月,宏利基金权益“台柱子”王鹏也“清仓式卸任”6只基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王鹏2015年6月,王鹏加入宏利基金,并于2017年11月开始管理公募产品。2024年上半年,凭借对AI赛道的押注,王鹏管理的宏利景气领航两年持有以30.19%的年内收益率斩获主动权益基金“半程冠军”,其余5只基金也悉数进入业绩前十榜单。
也就是说,2025年以来,宏利基金已流失王鹏、高贵鑫、庄腾飞三位核心人才。
图源:罐头图库
而把时间线拉长,宏利基金权益投资条线从2024年初开始就经历了一场深度重构。2024年1月,原研究部总监张勋离职,加入鹏扬基金;2024年7月,原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刘欣“清仓式”卸任6只基金。
刘欣2011年7月加盟宏利基金,曾担任产品与金融工程部高级研究员、金融工程部副总经理、金融工程部总经理、投资副总监。截至2024年7月30日,刘欣年内任职回报率为-12.64%,近一年、近两年和近三年的任职回报率分别为-19.68%、-32.12%和-41.51%。
此外,根据宏利基金产品募集说明书,刘欣、王鹏等离任后,宏利基金权益投决会已从2022年傅国庆、刘欣、王鹏、张勋、吴华、庄腾飞6人,缩减至汪兰英、李坤元、孟杰、庄腾飞、张晓龙5人,如今庄腾飞离任标志着全员“换血”。
支培元指出,“在投研体系上,团队成员变动可能打乱原有的研究分工和协作模式,影响信息传递和决策效率,降低投研质量;此外,频繁的人员变动会给外界留下不稳定的印象,不利于公司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图源:罐头图库
宏利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走过近23年发展历程,公司管理规模仍未突破千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5日,其在管产品总规模为918.01亿元,较2023年同期702.68亿元,增幅30.64%。
从产品结构上看,债券型基金是宏利基金的主力产品,当前在管产品21只,规模为494.13亿元。此外,宏利基金还有3只货币型基金,规模为204.26亿元;1只国际(QDII)基金,规模15.44亿元。
权益类产品业绩则呈现“冰火两重天”。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宏利基金权益类基金产品共有39只,但规模不足20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87.69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111.3亿元。
宏利基金旗下9只股票型基金中,有2只成立不到半年,近三月收益率为负;剩余7只产品近一年1只收益率为负,近三年全部告负;30只混合型产品中,近一年回报率最高的产品宏利复兴伟业,收益为33.64%;最低为宏利周期,回报率为-9.76%。
图源:Wind数据
此外,30只混合型产品中有7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包括宏利创益A、宏利半导体产业A、宏利全能优选A、宏利新起点A、宏利医药健康A、宏利消费行业量化精选A、宏利领先中小盘。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近几年宏利基金核心管理层频繁更迭,公司治理结构持续不稳定,加速了投研团队的流失,导致业绩较差,公司短期面临规模缩水、投资者信任危机和战略调整的多重挑战,若不改善,在行业竞争中可能加速边缘化。”
你认为宏利基金高管变动频繁、研究骨干流失与哪些因素相关?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