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突发!特朗普签署命令,启动调查!

2025/4/16 10:44:00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投资少烦恼

特朗普政府,又有新动作!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月15日,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美国依赖进口加工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的国家安全风险展开调查。

另外,在美国与伊朗举行第二轮谈判前,美军在中东部署的第二个航空母舰打击群已抵达也门附近水域。特朗普14日曾表示,伊朗正在拖延与美国的伊核问题谈判进程,可能面临美国的“严厉回应”。

来看详细报道!

启动对关键矿产的调查

当地时间15日,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美国依赖进口加工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的国家安全风险展开调查。

彭博社称,特朗普就是否需要对关键矿产加征关税启动调查,这是其不断扩大的贸易战迈出的最新一步,矛头直指全球经济中的关键行业。

根据白宫周二发布的情况说明,该命令要求美国商务部长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的授权发起调查,以“评估这些材料的进口对美国安全与韧性的影响”。这与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对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全球关税所使用的法律相同,也是他在2月份对潜在的铜关税进行调查时使用的法律。

如果美国商务部长认定关键矿产的进口可能会“损害国家安全,且特朗普决定征收关税”,那么这些关税将取代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的所谓“对等关税”措施。

该命令涵盖关键矿产资源,包括稀土元素,并将其描述为“国防工业基础的关键构件”,对于制造喷气发动机、导弹制导系统、高级计算机,以及雷达、光学和通信设备至关重要。该命令还涵盖铀,以及加工后的关键矿产和衍生产品。

根据法律规定,美国商务部长须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

特朗普在行政令中表示:“美国对进口的依赖以及我们供应链的脆弱性,增加了国家安全、国防准备、价格稳定以及经济繁荣和韧性面临风险的可能性。”

行政令称,“加工的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军事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先进防御系统和技术的基础。它们是国防工业基础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喷气发动机、导弹制导系统、高级计算、雷达系统、高级光学和安全通信设备等应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政命令称,美国的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基地仍然依赖外国来源来加工关键矿物产品。如果美国无法从外国来源获得加工的关键矿物,美国衍生产品的商业和国防制造基地可能会面临严重短缺和无法满足需求。

美国第二艘航母抵达中东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地区也有大动作。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5日报道,美国与伊朗举行第二轮谈判前,美军在中东部署的第二个航空母舰打击群已抵达也门附近水域。

据报道,欧盟“哥白尼计划”获取到的卫星图片显示,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目前正在位于亚丁湾的也门索科特拉岛附近,一艘“泰孔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旁伴航,从而使美军在这一地区形成双航母打击群。对此,总部设在巴林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拒绝提供关于这一航母打击群的任务细节。

五角大楼本月初说,本应3月底结束部署任务的“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将继续留在中东,“卡尔·文森”号将前往红海会合。

本月12日,美国与伊朗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第一轮间接谈判。有消息称,双方计划19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第二轮谈判。但伊朗方面当地时间15日称,伊方代表团将返回阿曼继续谈判。美国方面暂未回应。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5日通过官方媒体向美国“喊话”称,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军事能力是不能踩踏的“红线”。

另外,特朗普当地时间14日说,伊朗正在拖延与美国的伊核问题谈判进程,可能面临美国的“严厉回应”。此番表态正值美伊19日即将进行第二次会谈之前,而伊朗方面同一天宣布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将于本周访问俄罗斯。

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会见到访的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时对记者说,伊朗已经“非常接近”拥有核武器,伊方“正在拖延时间”。他说,伊朗“必须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想法”,否则其核设施可能面临美国的军事打击。

特朗普今年1月就职后,重启其首个总统任期内对伊“极限施压”政策。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一方面以伊朗为目标集结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又与伊朗举行谈判,是其一贯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手段。在12日首次会谈之前,特朗普多次威胁伊朗,如果不达成协议,美国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轰炸”等行动。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13日表示,如果核谈判失败,美国将“强力打击”伊朗。

分析人士认为,两国对核计划的认知截然对立,“坚冰短期内难以打破”。首次会谈前,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伊方“主要目标”是争取解除美国的制裁;美国方面,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对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划定的红线是“绝不允许伊朗将核能力武器化”,但并不排除两国在边缘问题上寻求妥协的可能性。

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何予

校对:杨立林

数据宝